【本文来自《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取暖技术:在院子里打五眼50米的井,在温室建5方的水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Vigor作为非专业人士,我要提醒你一下。如果没有太阳能跨季节储热配合。你所说的水源热泵或者地源热泵,耗能非常高,且加温取暖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短期集中换热,会把地下井周边的热量抽调的很快,地下水温度会变的很低,特别是大家都在同时用地源热泵的时候。另外,水源热泵抽采地下水太多了,不环保且非常不推荐。
不要小瞧夏秋季节太阳能热水带下去的热量存储,计算得当,足够家庭取暖使用。
对你这说法深表怀疑……
地源热泵技术说白了就是利用地表与地下的温度差,进行热交换来实现降温和取暖。这事的原理并没有什么复杂的。
但最核心的问题是:
地表温度是随四季变化的,主要受空气介质的热传导影响;
而地下温度则非常复杂,主要是受水源或土壤等液体或固体的温度传导所影响的,其温度变化速率低,热传导较差,热容量相对较高。这些特性,就决定了人为影响地下温度的可能性很低,所谓将夏季热量储存起来的说法,根本难以做到。地下水是一个连通的水系,根本就不可能只在你打的井里待着不动……这个想法有点幼稚,不像是理工的思维。地下水会流动,热量也会扩散,你家里的那点点交换水量,对于庞大的地下水系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更不可能将多出的热量替你保存到冬季。这就是个幻觉。
实际情况就是,无论你怎么做,地下水与地下土壤的温度都永远与地表空气温度存在温差。温差越大,热交换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这个温差有多大,根本不受个人操作的影响,它取决于打井地的地质条件、土壤成分以及地下水情况等等多项物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基本无法预测,也无法干预,总之它就是会恒定地存在温差而已。基本上就是一户一个情况。这就像打井,村头打出了水,村尾就可能打不出。没啥原因,也没啥道理。地源热泵式的热交换就是这个特征,也可以说是缺陷,最终效果都是四个字: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