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在特朗普政府高调挥舞“关税大棒”的紧要关头,有一个国家正在努力“背刺”中国,它就是澳大利亚。

2025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正努力收回租给中国岚桥集团的达尔文港,并且准备采取“一切措施”,这一决定距离中企接管港口仅过去10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队长要说,澳大利亚这是在恩将仇报?

500

先简单来说说这个达尔文港口,1942年2月19日,242架日本战机将达尔文港炸成火海,这场二战中规模远超珍珠港的空袭,让澳大利亚首次尝到,“家门口沦为战场”的滋味。

2012年,随着2500名美军陆战队员进驻,这里又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桥头堡,F/A-18“大黄蜂”15分钟可抵南海,B-52轰炸机航程覆盖马六甲。

然而,才过去3年,这座“军事要塞”便已负债累累,北领地政府甚至要靠卖港口发工资。直到2015年,中国岚桥集团以5.06亿澳元,约25亿人民币,竞得达尔文港99年经营权,情况才得以改善。

随后5年间,岚桥集团继续砸钱改造,对港口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升级和扩建,建造泊位和卸货码头,并加深港口航道。将年吞吐量从1600万吨提升至3000万吨,创造当地1/3就业岗位。

500

现在的达尔文港,已承担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23%货运量,成为中澳经贸的“黄金走廊”,可澳政府却突然举起“国家安全”大锤,强行收回中企经营权。

距港口2公里就是美军陆战队基地,无人担忧\"军事威胁\",却反将中资运营视为\"安全隐患\"?这不纯纯的瞎扯嘛。简单捋一捋,澳大利亚此时对中国发难真正动机,至少有三。

第一,向美国递交“投名状”。由于达尔文港距离美军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基地不远,自中企签下达尔文港以来,美国就曾多次对澳大利亚政府施压,表示中方签约港口是“图谋不轨”,对美海军基地的安全表示担忧。

500

眼下,特朗普政府又在对世界各国挥舞“关税大棒”,澳大利亚也同样遭受关税威胁。达尔文港正是澳方选择的“投诚礼”,就如澳前外交官所言:“阿尔巴尼斯需要向华盛顿证明,澳大利亚仍是印太棋盘上的忠诚卒子”。

第二,选举政治的“民族主义狂欢”。2025年5月,大选临近,反对党领袖达顿扬言\"当选即强收\",民调显示45%选民支持对华强硬,逼得阿尔巴尼斯从“务实派”秒变“鹰派”。同时,炒作“港口威胁论”,将经济问题包装为“主权危机”,也能转移对国内通胀高筑、福利削减的不满。

第三,产业链“去中国化”试探。澳大利亚铁矿石对华出口占比超80%,这种单向依赖引发战略焦虑。强收港口既可削弱中国资源运输主导权,又能配合美国推动“友岸外包”,将关键物流节点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国”。

500

既然澳政府铁了心如此,面对这场混合战争,中国如何破局?

第一,法律拳。根据2015年《中澳自贸协定》第9章,中方有权就“歧视性征收”发起仲裁,索赔金额可达原始投资的300%。若澳方强行毁约,中国可冻结其在华资产,截至2024年,澳大利亚在华投资超1200亿美元,这钱用来赔偿完全够用。

第二,资源拳。铁矿石“去澳化”加速,2025年,对澳铁矿石依赖度已从82%降至68%,若彻底断供,澳大利亚将损失年出口额的40%。中国已启动“非洲铁矿走廊”计划,投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储量超100亿吨,建设专属铁路与港口。

500

第三,外交拳。撬动南太平洋“统一战线”,中国可联合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在联合国大会发起“反经济胁迫”决议。同时加大对斐济、瓦努阿图基建投资,瓦解澳方“后院”影响力”。

从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炮舰强开中国口岸,到2025年澳大利亚撕毁契约强收港口,西方霸权逻辑从未改变,但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我们深知,唯有手握硬实力,方能在这百年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