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盛行的时代,养肥了一大帮靠流量活着的历史作家。这些粉丝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大V二V,往往并不去下功夫读书阅档求得甚解,而是整天忙着抄袭洗文,以讹传讹,胡编乱造,这就必然要造成特别泛滥的历史人物的张冠李戴。

下面这些错讹的老照片及其注解,全部截图自网络(对过于花哨的部分做了剪裁)。

————————————

(接三)

(六一)

这不是商震,这是我军五五少将王兴纲。

这个历史博主“闹市孤猴”,整个就是胡闹,不过在这个荒诞的自媒体时代,平台最喜欢推荐,因而也最走红的偏偏是这样的货色。

(六二)

这不是姜登选,这是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部的军事参议官吴士杰。

这才是姜登选,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军第一军的总司令。

(六三)

这五人的身份我也没搞清楚,有说是东北光复之初大连的公安战士,不知确否。但就看那ppsh41冲锋枪,这无论如何不可能是死于1928年的吴俊升的卫队。

军事历史作家,别太水行吗!

(六四)

这是谁,朱培德?一直有点怀疑,但又说不出啥来,但甭管是不是朱培德,这绝对不是谢鸿勋。

这才是谢鸿勋,江西战场对抗北伐军时受重伤,不治而死的那个五省联军第四师的师长。

(六五)

这不是鲁英麟,这是国民三军出身,曾一度附阎,后长期担任蒋政权军令部长的徐永昌,密苏里号战舰上受降的中方代表。

这才是鲁英麟,解放战争中的涞水战役中兵败自杀的三十五军军长。

(六六)

这不是马法五,这是庞炳勋。

这才是马法五,邯郸战役中被俘又被释放的十一战区副长官兼四十军的军长。

(六七)

这不是马晓军,这是曾经的马晓军的部下,新桂系前期三巨头中的二号人物黄绍竑。

把照片放大了看:

抗战之初的1937年9月,黄绍竑已加上将衔,而他的从军领路人马晓军这时却只是少将。

这才是广西旧桂系中的新派人物,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黄绍竑、白崇禧、夏威等新桂系将领的领路人马晓军。当然这可能是晚年的照片了。

(六八)

这不是楚溪春,这是我军五五少将肖全夫。

这才是楚溪春,就是1946年率军死守大同,给我造成严重失利的二战区北区总司令。

(六九)

这不是孙连仲,这是田镇南,孙部三十军的军长。

这才是孙连仲。

(七〇)

这是哪个不知道,但这肯定不是郝梦龄。

(七一)

这不是王靖国,这才是郝梦龄,忻口战役中牺牲的第九军军长。

这才是王靖国,晋绥军“十三高干”之一,曾经的十九军军长、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十兵团司令官。

(七二)

这不是刘存厚,这是陈绍宽,1935年国民党军整理军衔时唯一的海军一级上将。

(七三)

这不是邓锡侯,这是王陵基。

(七四)

这不是熊克武,这才是邓锡侯。

这才是熊克武,四川陆军第五师师长,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孙中山委派的建国川军总司令。

(七五)

这不是章亮基,这还是邓锡侯。

这才是章亮基,曾经的何键湘军十六师师长、十八军副军长,牺牲于日军空袭的第九战区军法总监。

(七六)

这不是范绍增,这是刘湘。

(七七)

这也不是范绍增,这是刘文辉。

(七八)

这还不是范绍增,这是周骏,民初曾任四川军政府军务部长、四川陆军第一师师长、四川盐运使的周骏。

这才是那个着名的“哈儿师长”范绍增。

(七九)

这不是王克俊,这是饶国华,抗战时期广德之战中自戕殉国的一四五师师长。

这才是王克俊,川军将领,曾任二十一军军长。

(八〇)

这不是谢升标,这还是饶国华。

(待续)

————————————

治史,谁都不敢保证不会出错,即便史学泰斗,也不敢保证回回正确。但出错和出错又不一样,有的是认真考据后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偶然的误判,有的是为了流量而全无良心的胡诌八扯。以上所列,九成以上属于后者。

辨识未必准确,欢迎纠正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