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老婆一起时隔数年三刷《大明风华》。也许是巧合今年开年网上爆发Deep Seek热。我曾经让老婆问DS“如果只用四个字来表达中国人有史以来最核心价值观”。答案是“厚德载物”。后来我问了同样的问题,答案是“家国天下”。
厚德载物也好,家国天下也好似乎很配合《大明风华》的故事情节,让我对中国的文明进程特别是皇帝制度有了更进一步的正面认知。当然这个认知也和我观察美西方近些年政治经济社会的状况有关。
我的观点是: 中国历史从政治学角度来看从来就是世俗化的政权更替的历史。虽然有很多专制独裁,暴政血腥的负面评价但是其世俗化的基础所代表的人类文明进步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家庭观念道德观念无疑是世俗化的最基本的特征。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近代西方政治历史和现实仍然没有摆脱神权理念宗教体制的束缚。
《大明风华》这部电视剧很好的从历史艺术作品的角度印证了我的结论。
我之前曾经写了一篇从汤唯的《大明风华》看中国文明价值观。现在我想从苏克扮演的于谦这个角色再次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 故事脉络
它以靖难之役开篇。时任皇帝建文帝的叔叔也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第四子)带兵占领皇宫抓捕杀戮大批前朝官员仆从。但是不知为何如何建文帝得以逃脱。战乱之中一对姐妹被分别救出并长大成人。之后故事情节迅速转入若干年后朱棣带兵亲征北方外敌大获全胜班师回朝时险遭到行刺。在追查刺客的过程中皇帝朱棣一家人角色陆续登场。
皇帝朱棣
长子朱高炽,妻子 张氏(其弟张克俭)
长子 朱瞻基 妻子孙若薇,胡善祥 (被救的两个女孩)
孙子 朱祁镇 朱祁钰
次子朱高煦
三子朱高燧
孙若薇是靖难遗孤,逃脱死亡与流放,被靖难遗孤抚养成人并受训复仇参与了此次暗杀行动。胡善祥在靖难混乱之中被朱高炽/朱瞻基合作救下后由后宫高官胡尚仪抚养。朱瞻基作为皇帝的爱孙受皇帝委托明察暗访遇到孙若薇。他明知道孙若薇是疑犯但为了找到后台时紧时松或明或暗的与其周旋并且随着各种阴差阳错的戏剧情节爱上了她。胡善祥在宫内忍辱负重长大成人在皇孙朱瞻基选嫔妃的时候通过朱高煦推荐入选。朱高煦借机侮辱了她并且在后来在危急时刻胁迫利用了她致使她结局比较悲惨。
二 于谦的故事
于谦是明史中的名人。百度上最简评价:明朝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剧中于谦的出场很有意境。皇帝朱棣点状元三个候选状元被带到御前。于谦酩酊大醉。皇帝并没有直接给与治罪而是让太子朱高炽陪着于谦在大殿睡了一晚。这样就把于谦这个能人和太子绑在了一起。酒醒之后于谦解释因为发榜前一天得知母亲病故实在太难过。这种孝廉之举得到了皇帝的谅解。然后皇帝让于谦写一篇《边疆策论》。文章很好但是皇帝认为于谦过于孤傲需要历练找了个借口要杀于谦但是又让皇孙朱瞻基出面解救这样于谦不仅是太子的人也成了太孙的人。于谦虽免死罪但是仍然被发配到明军一线部队看似惩罚实则历练。表现了皇帝在识人知人善任方面的深谋远虑。
于谦是一个既有学问又踏实肯干的人。在军中他负责养马。养马的军官是敌人的奸细瓦剌首领马哈木。于谦和他边看明军训练便交流心得发现对方都是人才。战事一起马哈木里应外合火烧马场准备带于谦走被于谦拒绝。朱瞻基启用于谦作随身参谋。于谦在战场上显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皇帝朱棣亲征北方病死他乡。临死前总是觉得这个时候去世老大朱高炽继位有可能引起老二朱高煦不服导致动乱,下定决心留遗诏让老二继位。但是为了保证老大一家不因此被杀他密诏杨士奇来安排遗诏之事。杨士奇作为大臣很有担当。他不是仅仅从个人利益出发而是从家国天下的角度以厚德载物为基准冒险和于谦等人的配合说服皇孙朱瞻基修改爷爷遗诏秘密返京安排父亲朱高炽继位。
于谦和杨士奇一样坚决认为朱高炽继位更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此不惜配合杨士奇朱瞻基弄虚作假。皇帝驾崩朱高炽惊险继位以后成为太子的朱瞻基担心二叔三叔造反不惜违背爷爷意愿想处死二叔和三叔遭到父皇和于谦等高层亲信官员的反对。于谦因为帮助朱高炽顺利继位加上马哈木也想引诱于谦入伙因此遭到朱高煦等人诬陷下狱。朱高煦等人趁乱逃出京城并准备起兵造反。面对内忧外患朱瞻基作为太子力主应战。皇帝朱高炽从长计议不顾一切把朱瞻基贬至南京把于谦贬至京郊石材厂做苦力。
朱高炽不久于人世朱瞻基顺利继位。由于父亲朱高炽生前威望很高并作了缜密安排大部分亲王等各地势力不支持二叔三叔造反之举(就算是程序不合法也没有关系,中国文明价值观在起作用)。朱瞻基虽然派大军亲征但是关键时刻使用怀柔政策迫使叛军归顺活捉了二叔三叔。局势得以稳定。
朱瞻基牢记爷爷的嘱托坚决不肯以谋逆造反治罪二叔三叔只是加以圈禁并且派于谦给二叔朱高喣上课。目的很简单:做二叔的工作从中国基本价值观出发不要再计较个人名誉地位的得失承认朱高炽朱瞻基的合法皇位。朱高喣学问也不是白给的它抓住于谦所讲的课程与历史事实之间的矛盾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无论如何于谦的人格魅力让这个处于绝境的王爷做了一件善事:把自己的私生子托付给了于谦。后来于谦也坦然接受了。于谦明明知道朱棣皇帝临死前要求朱高喣继位但是仍然支持朱瞻基使用欺诈手段帮助朱高炽登上皇位。这不能不说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确受到中国文明核心价值观厚德载物家国天下的影响。事实证明于谦杨士奇等人的做法是对的。中国文明核心价值观虽然以皇帝及其家族世袭统治为形式基础但是皇帝家族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处理更必须以厚德载物为基准。必要的时候一切礼仪制度规范都可以进行调整。实在不行百姓造反换一个皇帝当政继续以家族世袭的方式管理国家。这也是中国历史周期率之所以合理的地方。
后来的故事比较简单。瓦拉部落来犯朱瞻基紧急出征得胜还朝。虽然孙若薇和胡善祥先后得子,没想到发现了二叔当初和瓦拉勾结的证据还发现了皇后胡善祥与二叔有染。这件事对朱瞻基打击很大身体也垮了。孙若薇因此被封为皇后儿子朱祁镇被立为太子。胡善祥儿子朱祁钰自然失去了太子之位。朱瞻基一生受爷爷宠爱,受父亲教诲,在二叔和三叔的面前虚与委蛇,凭借老臣们的支持最终登上王位是一个有为皇帝。只是终因家族内部斗争损耗太大英年早逝。
朱祁镇以9岁弱龄继位国家大事在母后孙若薇,三杨老臣以及于谦的管理下基本平稳。朱祁镇长大以后国舅爷张克俭在边关欺行霸市倒行逆施终于惹来杀身之祸。皇帝朱祁镇年少气盛执意出兵为国舅爷报仇。战争以明朝皇帝(全剧中已经是第四个皇帝了)被俘虏开始很快进攻到北京城下。面对如此恶劣形势于谦配合皇太后英勇奋战坚守京城。在朱瞻基被羞辱于阵前之后于谦再一次从大局出发请求废除朱祁镇皇位另立朱瞻基次子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钰也为了家国大事勇敢站了出来为保住大明王朝立了一功。孙若薇在尽力辅佐新皇帝的同时也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自己的亲儿子。于谦虽然力主在危急时刻更换皇帝但是并没有讨好新皇帝。朱祁钰要求在迎接先帝回朝以前先册立太子被于谦拒绝。最终于谦等人设法搞到朱祁镇禅位诏书使朱祁钰放心使得谈判赎回皇帝之事顺利完成。
先帝回朝按照礼制三辞三让确认朱祁钰为皇帝自己为太上皇。
皇帝朱祁钰终于斗不过朱祁镇被被废。无论这场斗争的是非功过,于谦作为当初力主朱祁钰登基的大臣必须去死否则朱祁镇再度称帝就缺少合法性。皇后孙若薇虽然很高兴自己的儿子免于一死并再度登基但是坚决反对处死于谦。于谦一生襟怀坦荡为了皇帝一家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苏克饰演的于谦这个角色充分体现了中国文明价值观在中国治国理政历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