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吐槽多年的广州BRT,连砍6线,只是开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人就住在中山大道附近,完整见证了这十几年的变迁。15年前没有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整条中山大道从早塞到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交车站在路边,公交车每次进站出站,都会影响至少两条车道,而大部分路段只有三车道,所以基本不用走了。建了BRT后,所有车站集中在中间车道,公交车也走最左车道,基本与社会车辆不相干(几座立交桥只能共用车道),立竿见影,整条中山大道立马畅通无阻,广州BRT建成后还在国际上获过奖的。。

现在的问题是,私家车无限制地发展(蓝牌要指标,绿牌随便上),天河区东部大量的楼盘和各种“新城”,让中山大道通勤车流量翻倍增加,而道路的容量却没有增长。。

文中提到的岗顶,其实堵的就是两个点,由东向西,天娱广场停车场入口附近,本来就是桥上桥下四车道变三车道,如果再有车排队进停车场,而停车场的入口和容量都很小。。呵呵,想不堵都难。。由西向东,石牌村入口——中山三院门口,走鬼档、外卖电鸡、网约车、看病的私家车。。各自都有停车的理由,蔚为壮观。。现在开放了社会车辆借道BRT直接上桥,一定程度上疏导了拥堵,但问题并没有解决。。。

如果哪个一拍脑袋拆除了BRT,公交站回归路边?那就好玩了。。。反正不走中山大道通勤,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