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川老农民:味精谣言背后,是一场更大的利益和话语之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曾经是参与味精厂设计和技术管理的工程师,我在广东一个山区县。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去过江门味精厂,广州味精厂,佛山海天味精厂,苏州味精厂,上海天厨味精厂等当时中国几间比较大型的味精厂交流过。味精制造的原材料,所有味精厂都是采用粮食或者富含淀粉的杂粮制造。
在广东,普遍都是使用木薯粉,在长三角,使用大米作为原料,在河南,用马铃薯或者玉米等粮食做原材料。所以在原料这封面就完全没有问题。在加工过程中,首先要把粮食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发酵,这个工艺需要加入能够使葡萄糖产生转化成酜酸的 细菌和营养,需要加入尿素之类的有机营养物质,再有就是在将酜酸转化为谷氨酸钠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硫化钠这类碱性物质中和。产生的酜酸残夜也对环境没有污染,而是可以将残液作为饲料供养猪场喂猪食用。这个工厂排出的废水基本上就是锅炉除尘的废水。跟味精的生产无关。谷氨酸钠是人体能够自己合成的一种物质,有肉鲜味,吃进肚子里也不过增加体内的氨基酸而已。当年的味精厂员工家家户户都把味精当成食盐一样食用。市面上供应的味精有99%谷氨酸钠含量的和80%含量的两种。
实际上好多猪养殖户都把味精添加到饲料里面去,让猪吃的更多一点。味精的成人摄入量据当年日本一家研究机构报道,最好是一天不超过6克。所以我认为食用味精是很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