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小米SU7事故遇难者母亲清空相关微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妈妈的有些诉求确实过分了。
不过小米汽车这次车祸的舆论导向也真的挺有意思。
前段时间问界M7非智驾版出车祸的时候,网络上有不少声音都在质疑车。最开始质疑智驾为什么不工作,后来确认是非智驾版后又质疑AEB为什么不工作,知道车速超过AEB适用范围之后,又马不停蹄去质疑车辆安全,问为什么三名乘客都死了没有被保护住,全然不顾车速115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发成车祸没多少车能保证乘坐人员安全的事实。力图坐实M7是杀人车。
现在小米的高速NOA没有正确控制车速导致这次车祸,反而大部分声音都在为小米开脱,说本来就是L2,本来就是辅助驾驶,问题怪不到小米头上。
这个差别就有点耐人寻味啊🐶
我完全认同“不应该完全信任辅助驾驶”这个观点,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商家的宣传让很多一知半解的用户认为高速NOA就是安全的、值得信任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吧?
小米汽车这次车祸后,我问了一个经常用高速NOA的同事(她开的是智己)。我同事说她能理解遇难这个女生完全信赖高速NOA开车的想法,因为她不像我一样懂L2、L3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不会去研究各种各样的技术参数,她只是听了厂商的功能介绍,再结合自己的实际使用体验,感觉这个高速NOA确实是好用的,那她就完全信任了。如果100次都是安全的,她会下意识认为第101次也是安全的。这个难道不是车企宣传的责任?
现在不管是小米、华为,还是其他新老车企,都在发力智驾赛道。但明明没有一家能实现L2到L3的突破(广汽号称今年发布,但毕竟还没发,视为没有),但宣传的都好像自驾车已经L4了一样,我觉得真的应该好好限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