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 有理儿有面

来而不往非礼也。4月4日,中国面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出手反制。   

这事要先从4月2日说起,特朗普当天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对中国一口气加征34%关税,累计税率高达54%,接近其所说的60%,将中美经贸关系推向紧张边缘。

从特朗普的一连串举动和声明中,可以看出,在他眼里,关税大棒堪比万能,可以收割全球韭菜、可以让盟友更死心塌地跟随美国、可以推动美国制造业重建辉煌,甚至还能够让美国稳坐全球霸主宝座。

这种行为完全无视国际贸易规则,是在公然损害中国的合法权益,属于典型的单边霸凌行径。

当天,中国商务部就迅速回应将采取坚决反制措施。    

500

一直以来,美国动不动就挥舞 “关税大棒”,企图在贸易领域压制中国,逼迫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以满足其不合理的利益诉求。

但中国从来不会在霸凌和威胁面前低头。

500

今天,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接连发布多项对美反制措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500

中方此次加征关税不仅覆盖美国全部进口商品,且精准划定时间节点:对4月10日前启运的货物保留豁免窗口,既体现规则的刚性,又为市场留出调整空间。

海关总署决定暂停1家美国涉事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500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决定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

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同时,决定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起诉美方征收“对等关税”的无理行为。

此次快速有力的反制措施,既是对美方变本加厉的正面回击,也彰显中国“后发制人、精准施策”的战略智慧——既避免伤及无辜,又直击美国农业、制造业等核心利益领域。    

可以说,面对美方挑衅在先,中国打出的组合拳“快、准、狠”。

这种近乎“光速”的应对节奏,不仅展现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高效决策机制,更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动的角色。

中方反制的坚决程度丝毫不亚于其反应速度,商务部发言人的措辞强硬,直指美方做法“罔顾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

连美国媒体也不禁感慨,中国这种行动效率让华盛顿决策圈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而美国自导自演的“关税硬汉秀”背后,是其难以掩饰的战略焦虑,特朗普这场“对等关税”目的无非两个:一是逼迫全球制造业回流美国;二是预计能通过全面关税获得数千亿美元的收入。

不过引人深思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关税政策宣布后的异常举动,他虽然向全球喊话“冷静,先别急着报复”,但又公开表示“我没有参与谈判”,这种近乎切割的表态在美国政府内部实属罕见。

贝森特的言辞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就连美国内部精英圈都对这场关税战的后果持有严重分歧,财长急于与特朗普保持距离,就像一个看到船要沉了的水手,已经悄悄准备好了自己的救生圈。

因为,特朗普企图用关税锁死各国的此番操作无异于自掘坟墓。

对此,经济学家的计算给出了答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民众每年多支付60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平均多负担4500美元的隐形税负,这种代价恐怕远超华盛顿的预期。

同时,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也让自己的盟友喘不过气,韩国的关税将为25%,欧盟国家的关税将增至20%,印度的关税为26%,日本的关税为24%。

500

而面对美国毫无底线的贸易霸凌,中国的反击,不仅是在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更是在维护全球公平的贸易秩序。因为特朗普表示“未来有可能进行调整”,这可以理解为他正在利用关税作为一个幌子,以吸引其他国家到华盛顿与他谈判,到时又会遭受美国连续不断的敲诈勒索,而不是适可而止的对待。

现在,中国的连环反制,已让美股三大期指跌势不止,道指期货跌超3%,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超5%,标普500指数期货均跌超4%。其中,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从历史高点下跌20%。    

那些在国会山里高喊“对等”的政客们,或许该去义乌小商品市场补补课——中国制造的圣诞树在前几年顶着25%关税,依然塞满美国家庭的客厅。

中国的反击,恰恰给世界演了一出“现代贸易自卫指南”。我们不搞长臂管辖,不玩暗箱操作,所有反制措施白纸黑字摊在阳光下:你要战,我便战,但战书一定比你写得工整,账本一定比你算得明白。

当34%的关税像手术刀般精准切断美国企业的利润动脉,当稀土管制让F-35战机生产线开始“缺粮断炊”,这套组合拳打的不仅是贸易战的攻防,更是在重构全球化时代的博弈规则——没有谁永远是庄家,但谁掀桌子,就得准备好赔光筹码。

说到底,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关税数字的纠缠,成为两种思维模式的终极对决:一方抱着冷战思维在全球化泳池里狗刨,另一方则在新发展格局中建造诺亚方舟。

当美国还在纠结“中国为什么不怕制裁”时,14亿人的市场已给出了答案——从C919替代波音,到比亚迪碾压特斯拉,再到中芯国际突破芯片封锁,这些“备胎转正”的逆袭故事,每一集都在重写“卡脖子”的释义:原来被卡住脖子的,从来都是那些固守霸权幻觉的“教师爷”。

中国正在用行动带动一种新时代国际贸易的趋势,那就是世界面对美国单边霸凌,最好的应对就是以牙还牙,奉陪到底!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