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副总统万斯接受福克斯新闻网专访时用贬义词“peasant”描述中国人,令美国网民既惊又怒。

500

美国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

美国网民惊讶的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万斯,曾着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却以自己在书中反复批判的“精英做派”贬低中国人。

万斯原话:We borrow money from Chinese peasants to buy the things those Chinese peasants manufacture.

在时政文献和历史着作中,“peasant”这个词并非“稀客”,常用来表达旧时代的贫农。在历史语境下,这个词常常是中性的,没有刻意的贬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在现代语境下,“farmer”是更中性的表达,用“peasant”描述人就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引申开可表达“大老粗”“缺乏教养的人”之意。

为方便英文不精的读者感受“peasant”一词的“词气(connotation)”与用法,不妨看看《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释义:

500

词典释义以及实践用法表明,“peasant”是否用来刻意贬损,要看具体应用语境。毫无疑问的是,万斯用“peasant”描述当下的中国,是在刻意贬损,是以上位者的精英视角俯视中国。

万斯书名中的“hillbilly”是比“peasant”更具贬义色彩的美式俚语,意指“孤陋寡闻、粗鲁愚笨的乡巴佬”。万斯正是成长于这样的社会底层,《乡下人的悲歌》不仅回望底层生活,也批判精英阶层的姿态,因而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共鸣。

尤记得书中尾声部分,功成名就的万斯仍以贫民视角批判精英思维:给穷人买“pajamas(睡衣)”当圣诞礼物?穷人睡觉不穿这个(Poor people don’t wear pajamas.)!

你看,作家万斯是懂穷人生活的,然而,政客万斯却不自觉地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当万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说中国人是“peasant”,美国老百姓愕然,纷纷感叹他“忘了本”。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网民调侃:你都向“peasant”借钱了,那你算什么呀?

If you need to borrow from a peasant what does that make you?

一个词,掀起情绪过山车,从震惊到愤怒,最后是苦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