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问:

从哪一刻开始你觉得自己老了?

前几年我翻阅底下五花八门的“突老时刻”,

心里是满屏弹幕:

“啧!人怎么可以服老?”

直到去年,

当我第一次怎么也吃不完一碗好吃的碳水时,

我忽然意识到:

“我好像对食物失去兴趣了?”

一声惊雷平地起,

时光忽然开始5倍速流逝。

△ 2023年秋天拍摄于奥森

后面长达一年的时间,

我经常被吃几口就胃胀气的问题困扰着(放心吧没瘦),

经常自嘲“山东人剩饭犯法”的自己,

开始时不时的把吃不完的饭往老公面前一推:

“臣妾尽力了”。

对于正常人来说,少吃两口,延年益寿。

但对于美食创作者来说,

对美食热爱的丧失代表着

上天也开始回收我创作的铁饭碗!

很沮丧!

我经常翻看自己之前的写的美食内容,

默默念叨:

“你谁啊?你怎么嚼桌子腿都觉得香啊!”

△ 朋友们没人敢吃的麻豆腐被我一个人炫完

所以当朋友发来“潮汕纯吃5日游”的邀请后,

我打包行李时甚至带了运动鞋,

我心想:

“我要在这5天里坚持有氧,

成为团里唯一一个吃不胖的烦人精!”

走之前还特地让教练给我做了体测,

向他保证将减了30斤的优秀学员完璧归赵!

△ 2023年减肥成功还上了大屏

于是,

潮汕之旅就在将近20度的温差中开始了。

下飞机后,打开微信,好友告诉我:

“方大同去世了!”

打车从揭阳机场到潮州的路上,

司机问我多要了20元的返程费,

我让司机给我放了一路方大同的歌。

真抱歉啊,

一早出来跑车的司机还不知道方大同去世了,

而我也不知道,

其实司机好喜欢方大同的。

△ 会伤心吧?他之前甚至有方大同的歌单

潮汕地区真是湿润啊!

这里的空气湿度像是你守在牛肉火锅边,

而你的座位是刚好被熏到脸的那一边。

湿到我这种在北京练成的干敏皮还没到酒店皮肤就变得滑溜溜的。一路上坐在车后座,我一直在贪婪地抚摸自己的小腿,像个魂穿了别人身体的变态。

是住在潮州牌坊街的正对面,跟着名景点近到可以直接下楼混入本地人摊贩摆摊的地步。

△ 这是牌坊街尾巴啦,我们住在进口的那边

5天的纯吃局开始了

......

5天的纯吃局结束了

......

你看,我说时光忽然开始5倍速播放,

你刚是不是还不信?

先暗示一下体重:

怎么说呢,6天5夜,我的跑步鞋根本没有拿出来过,对此,我可以找补为酒店没有健身房。

至于潮汕好不好吃?

这我很难讲。

我只知道我的手机备忘录里列举了一下这5天吃到的东西:

△ 哦...这真的...太多了!

其中有不少,

还是二刷的(吃了两次的意思),

其中有不少,

还是我背着纯吃团,悄悄早起去偷吃......

那个在北京对生活和美食都奄奄一息的桌儿,

在潮汕湿润到可以仰泳的空气里,

复活了!

潮汕的美食并不会像成都、重庆那样弥漫在空气中都是香气,它们藏在每一个不规则的街道边,镶嵌进百年不变的墙壁里,店外散落着桌椅板凳,店内老板亲自操持,往往都是两代人以上的传承。

△ 尤其这样卖熟食或半成品的,背后都是一代人以上的店子

这里的海鲜水产以生食最佳:

鱼生、虾生搭配的小料细致到足以让一个北方人细细端详,到感觉光小料就要卖我80一份。

△ 在上海没准真的敢卖你80一份

闺蜜拿手机给我看她刚才拍的水箱里的小小鱼,问我:

“你看这条小小的扒皮鱼,游来游去可爱么?

我们盘子里这几片就是。”

......

啊,蛇蝎女人,真毒;

啊,小小扒皮鱼,真甜。

△ 让我们为扒皮鱼默哀三滴口水

他们吃的很细致:

菜市场的牛羊禽类分门别类到认不全的地步。

△ 拍摄于枫春果菜水产批发市场

△ 鸡鸭鹅鸽都与你肝胆相照

他们也很粗糙:

油炸制品懒得命名,直接用大、中、小分类:

这里的熟肉制品以卤为主:

偶有外地传来改良的烧制做法,

但你若认错,

他们就会很急切的打断你:

“是卤鹅!卤鹅!不是烧鹅!”

△ 拍摄于潮州湘桥区西新市场

偶尔也有外地人在本地开的店子,

生怕你认不出来他们来自哪里。

△ 这家的老板跟我聊了没两句竟然给我递烟!!!

这里的狮头鹅一颈据说可以买到上千,为此我们专门去了养狮头鹅的乡村考察,

△ 2025年3月2日拍摄于潮州市铁铺镇

啊!好多鹅!啊!好大只!啊!好吵!

吵到旁边农户家养的小猫都不想靠近。

△ 珑珑和小猫同款“别吵了脑壳痛!”

这里的牛肉以鲜切汆烫为主,据说火锅店旁边的宰牛场旺季时可以18小时不停歇开工。

△ 拍摄于官塘兄弟,恩,不是因为小哥帅才拍的

也就是说,正睡着的牛,就有可能被拍拍屁股喊醒带去屠宰场。

△ 每盘才29元!29元!我以前在北京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好可怜又好好吃!

为此专门去了养牛的地方,看到田地里无忧无虑吃草的牛,忽然同理心爆棚,向它们喊话:

“喂!少吃点呀!吃壮了29元一盘!!!”

蛇蝎般的美闺蜜,终于还是带坏了我。

这里的主食四舍五入在我眼里都是米

△ 市集上刚做出来正在晾干的粿条

肠粉是米浆做的

△ 阿忠石磨肠粉

粿条是米浆做的

△ 牛肉粿汁

海鲜粥是大米熬的

△ 拍摄于官塘一品鱼生

可是我的胃不知道呀,

它吃了一样又一样,

分裂出不一样的味道存贮空间

于是我的脑子学会了分辨:

潮州的肠粉是放花生酱的,而揭阳的放酱油;

△ 潮州牛肉蚝肠粉,花生酱

△ 揭阳·普宁鲜虾肠粉,酱油+葱油

潮州的蚝烙是煎成饼状,而普宁的是炒散的;

△ 潮州常见的蚝烙都是这样的

△ 普宁蚝烙:老板坚持洪阳的都是炒散的

粉粿是米浆蒸熟的外皮裹着各种馅儿。

粿粉指的是一条条的粉,粿皮是片状的粿条。

△ 底下是粿皮,考试!上面是大油条还是中油条?

而粿汁是带汤的粿条,不是果汁。

真正的果汁是油柑汁。

肠胃不好的朋友走哪儿买到哪儿,从20颗一瓶喝到28颗一瓶,喜提2天肠胃炎缺席大部队。

恩,人菜瘾大。

△ 还有本地相当常见的油柑汁饮料

在汕头吃了不算便宜的“鸽吞翅”。

是珑珑带去的龙香饭店的,320元/位,说是《繁花》同款。

△ 拍摄于汕头龙香饭店

我习惯性捞了肉放在碟子里专心喝汤,大堂领班皱皱眉收走整鸽补了汤重新盛了一碗上来。

朋友说:嘘,在我们这里,碟子是用来放食物残渣的。

结果第二天大家去吃别的东西,正在碟子里疯狂叠叠乐放鸡骨头的我,发现他们开始把食物残渣丢在桌上。

我说怎么了?今天骨碟限号么?

她们告诉我:

你看,今天的碟子小放不下,可以放桌上。

△ 拍摄于汕头龙香饭店

哦,你们这些南方人,狡猾的很!

回头一定请你们喝豆汁!

△ 北京游客三件套,咸菜、焦圈、豆汁

我们纯吃团一路走一路吃,在珑珑的带领下看似随意实则稳准狠的迅速选中一家家小吃店,一天可以同时吃8-9家店子。

△ 我们仨

但又因为实在吃不下太多又真的想试试,于是出现了:

3个女人围坐一桌嘬一盘肠粉

3个女人围着一盘甜豆花开挖

3个女人合吃几片糯米涨猪肠

以及一份10cm长的糖葱薄饼老板帮我们切成了三份等精密切割事件。

为什么是3个不是5个呢?

我想你一定猜到了,人菜瘾大喝油柑汁到挂掉的,有2人。

说回来,没有挂掉的人一致认为——

最好吃的小吃是普宁的炸豆干。

△ 拍摄于揭阳普宁

金黄焦脆,外酥里嫩。

这些词都太普通了,让我们丢掉!

我就告诉你:

这炸豆干咬一口,有混沌初开的畅快感,牙齿像利刃划破地壳,探索内部滚烫细滑的岩浆。

听懂了么?

很烫!

但是真好吃呀,好吃到我们已经去了对面吃蚝烙,穿着旗袍的珑一扭一扭的跑回去买了第二份回来。

老板都没想到:

真正的回头客,是一步就回头。

我还在大雨倾盆大家都回酒店躲雨的那天,自己悄悄跑去了酒店旁一个小小街市闲逛。

偷偷地原因是怕被他们讲“你还能吃得下?!”

是的,我能!

△ 出去“偷吃”的时候满脸都写着兴奋

我在这里看到了之前一直被安利,但我总觉脑补是咸鱼味道的鱼生!

我一个北方人,很少看到这么完整被整齐摆放还没有腥臭味的鱼们呀!

△西新市集的亚妙鱼饭好吃的紧

被朴素的陈列美感迷住,我在旁边拍了又拍,拍了又拍!简直被迷住了,又因为想要拍点视频回去,嘴里念念有词口播鱼饭的来历。

△更好看新鲜的鱼饭在枫春市场

老板看到,拉我进店,指了指墙面,说:

“喏,文案,照着念。”

△ 你们跟我一起大声朗读!

好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老板!

鱼饭我吃了,一点都不腥,微咸带着一丝丝鲜甜,配上老板给的酸辣汁蘸酱,我可以送下一碗白粥。

可贵的是,老板全程站在桌边亲自指点,完成了我的鱼生初体验。

与之相比的,是在揭阳吃熟地蟹遇到的女老板,看我们拍了下煮饭的过程,用力喊着:

“我不想当网红!我不想当网红!”

我说,恩,可是我拍的是螃蟹......

她愣了一下,说:

那行,220元一斤。

△带绳称哦

真好,坦坦荡荡!

既表达了对现实的猛烈抨击,也毫不掩盖自己的原始欲望。

但在我的认知里,老板脾气越大,饭越香。

果然,熟地+黑豆+青蟹煮的汤真的好鲜甜,虽然那一锅180元。

△ 蟹肉是好吃的,只是汤更美味,黄豆意外好吃

一顿吃完,大家评价最高的这家10元一碗的老财炒饭。

△ 可能是因为我们几天内的第一顿米饭!

对不起,我们队伍里的碳水脑袋有点多!

潮州的老板也有趣的紧。

去吃鸡煲,吃到很本土的石橄榄炖猪肚鸡煲,味道是十分鲜美,不完全统计每个人平均喝了5-6碗汤。

本地朋友问老板,为何自己买的石橄榄煮出来发苦,你家的就不会,你家是什么品种?

老板笑笑说:“小一点的品种”;

再问:“你家鸡肉很滑嫩诶,是哪里的鸡?”

老板笑笑说:“每天送来的鸡”;

不甘心,再问:“蘸酱也很美味,是沙茶酱么?”

老板笑笑说:“我们自己调的酱”;

句句有回应,句句0信息!

从美国专程飞回来朋友不甘心,加了老板想回去后视奸老板的票圈,看看能不能网购点啥。

第二天就气得跟我们说:

“这个老板的鸡煲明明很好吃,

但他自己拍的跟泔水一样!!!”

△ 老板别看是差评!但真的很泔水啊!!!

哦,5天吃下来,不敢数每天吃了多少顿。

但很奇妙的是,我一个容易胀气的中年胃,这几天变得温柔随和、无限扩张,什么都吃得下,什么都接得住。

△ 这个生腌吃完本地朋友都倒下了,我没事

老公问我:你不是胃口不好么?

我说不存在了,我现在像是个巨人,趴在潮汕上空,仰头撕扯云朵,附身啜饮河流,呼吸之间,吞吐万物。

老公说,听上去是哥斯拉。

......

除了吃的,潮汕地区的环境和文化也让我倍感新鲜。

几乎每家店都在养猫。

那些店猫跟北方靠厮打才能存活下来的流浪猫不同,这里的猫店员们各个温柔苗条,不争不抢,却极少有胖子,它们有的在看鹅群、有的在收银、有的在开摩托,有的在摸鱼,恩,很像你。

都长了一副没有受过欺负的脸。

晚上我饶有兴致的发了小红书,想要颁发潮汕猫之城的美誉。

结果第一条评论就是:

很好,坦坦荡荡!

潮汕地区的非遗还有英歌舞和嵌瓷。

前者我们吃程太满,没有赶得上去看,后者则比比皆是,很难被忽视。

我们一行五人4女1男,站在满彩贴瓷的庙宇下驻足观看。

只见屋檐上竟然呈现出封神榜和三国演义的一个个立体故事,颜色五彩缤纷、神情细微到位。

△ △拍摄于汕头观音庙

△拍摄于汕头观音庙

进入祠堂,我鬼鬼祟祟,到处看有没有“不能拍照”的警示,回头一看,朋友已经扑通一声跪在神前:

一鞠躬、二鞠躬,三掏出手机......

跪在那里就开始拍照。

跪完才拍,佛祖怎么好意思怪?

△注意,是跪姿!

真好,坦坦荡荡!

至于英歌舞没看上也有补救措施,恶补两顿英歌魂奶茶,这份非遗,我们留在肚子里了!

△ 本地茶饮品牌,因潮汕地区产茶,因此茶底浓郁回香,非常好喝!

还在普宁洪阳村漫步了一个下午。

那里屋顶长满我在北方一颗5元钱以上才能买得到的多肉,门前野生着金不换和芫荽,路边的树上挂满木瓜和青芒,有开放或锁起的大姓祠堂,也有不少年轻人骑着摩托在村落里穿梭。

△ 长在房顶的多肉

△ 长在路边无人理睬的木瓜

△ 长在门前的辣椒

时间完全慢了下来,在北京,吃饭时候不打卡下多邻国会觉得自己不够上进, 而在这里,在河边看一整天的狗子打架和猫子穿梭显得尤为合理。

△ 隔壁村子的老奶奶家三代同堂在做祭祀用的糖狮

我们几个都产生了:

“就生活在这样的小村落里也不错呀!”

的消费者体验。

但看到整个村子仅有的咖啡馆里坐着吸烟的未成年女孩,和大意是“你凭啥挖我家祖坟”的告示的时候,觉得城市的苦,有时候也还是要吃一下的!

转眼,6天5夜的潮汕旅行回来了,我像是变了个人。

现在我家冰箱里不仅屯着我在当地就寄回来的牛肉丸、牛筋丸、鱼丸、沙茶酱。

我还从枫春菜市场背回来了石橄榄(对,鸡煲老板说“小的品种”的那种)、五指毛桃和南姜末,刚刚,前两天网购的普宁豆瓣和蒜酥蒜油也收到了,刚刚又下单了冷冻的普宁豆干胚。

△ 鸡煲老板说的“小的石橄榄”被我在逢春市场找到啦!

而我家,各种汤煲已经喝了一周了。

△ 石橄榄猪肚鸡煲

3月的桌儿变成了精神潮汕人。

而我的分享欲、创作欲也顺利成章的回来了。

△ 恰逢春天来了,我跟春天一起复苏了!

我久违的开始重新写公众号、专栏文章,剪视频、发小红薯,创作欲望像田间的那些狮头鹅的呐喊一样连绵不绝又毫无章法,只是吵得我脑壳疼,想要表达出来,无论是文字影音还是闲聊。

所以你看,年岁渐长,各种欲望的消退是必然的,与其细数进度条的倒退,不如找个地方补补血,看看会不会产生新的多巴胺。

就算不能补满,没准也可以暂时冻住你缓慢下降的进度条。

相信我,人为干预,这很重要!

如果你也想选择一个地方治愈你消退的进度条,

这个选项,可以是潮汕。

PS:这趟旅行回来,我们不约而同的重了3-5斤,但是从一天N顿恢复到一日三餐后,体重很快也都回落了,所以姐妹说:

别怕啥!卯起吃!重的都是屎!

真好,坦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