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我们的教育体系本身是为了社会化分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星海小卒
普通高中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应对高考,它还具有丰富的综合育人价值。在普通高中里,学生可以接受到全面的学科教育,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此外,普通高中还会组织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这些经历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职高教育所完全无法企及的。
学习能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特质,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孩子在初中阶段可能因为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兴趣或者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等因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适合学习。事实上,许多孩子进入高中后,在新的学习环境、老师的引导以及自身的努力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了成绩的显着提升。例如,有些孩子在初中时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但到了高中遇到了善于启发的数学老师,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成绩逐渐提高。因此,不能仅凭孩子初中阶段的表现就判定他们不适合学习,进而剥夺他们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是公平的,机会应该是平等的。仅仅因为孩子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限制他们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机会,这是不公平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每个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得了吧,学习好的也许真有人是为了“丰富的综合育人价值”,“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那些考不上高中的为的根本就不是这个,就是为了那个渺茫的考上大学的希望。
那些对于初中分流不满,希望孩子有上高中机会的家长,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上高中冲刺学习考大学,也肯定不会让孩子“浪费时间”去搞什么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对了反对高中双休最激烈的也是这帮人。
少说点官话吧,面对现实,现实一就是工作不好找,好工作更不好找,绝大部分父母也没能力给孩子遗传什么生意、职位、人脉,所以只能指望孩子考个大学,好找工作,找好工作。现实二就是大部分人学不明白高中以上知识,初中那点知识都磕磕绊绊的孩子,根本就不适合学习。(别总做梦逆袭,逆袭的不是初中都学不明白的人,是初中整天玩着也能考上高中,高中稍微努力就名列前茅的人)
很多人的眼光之短浅,只能用微米形容,初中分流反弹大那就普及高中,那高考怎么办?继续大学免试入学,普及大学教育?问题在于高收入岗位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少数的,即便高中大学免费免试入学,出来还是只有那前10%好找工作。
普及高中甚至普及大学教育,解决不了分流问题,只是让分流推迟了几年,让那些没能力读高中大学的人继续浪费几年时间,最后大学出来,更放不下身段去做体力劳动。
初中就分流的目的就是把大部分不适合学习的人,尽早分流到适合他们的方向,用高中三年和上大专浪费的时间学门技术。
所以这根本不是分流的问题,问题在于三个:
第一、职高教育搞得太差,这个是教育部门的锅,要狠狠整一下才行,要让分流的学生真正学到可以谋生的技术才行
第二、体力劳动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权益保护太差,给这些体力劳动者应有的保障,才会有家长愿意让孩子去做这些工作
第三、部分家长面子情节太重,宁可孩子高中毕业上个大专,找个底薪1000,全靠提成,没有保险的销售工作,也不愿意学门技术去做技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