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日本TV,被中国打得一败涂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实际上自从CRT时代结束平板时代到来之后,日本彩电就走向没落了,成本与技术优势不在是根本。

在CRT电视时代,CRT彩管技术是彩电的根本,世界上有三个技术路径流派。

其中索尼和三菱电机走的是“柱面管”(屏幕的水平方向有阻尼线),各自有自己的“特拉拢”和“钻石珑”技术,区别是索尼的特拉拢CRT是“单电子枪三电子束”,而三菱电机的钻石珑CRT是“三电子枪三电子束”。

另外两个CRT流派走的都是“球面管”,其中较少的一支是飞利浦与Goldstar(LG电子)用沟槽荫罩板(Slot—Mask),Goldstar早年的技术来自于飞利浦,2003年飞利浦退出CRT产业将全部的资产打包给了LG电子来接盘。而其余的公司就是用的最广泛的技术路径用点状荫罩板(Invm-Shadow Mask)与栅格式荫罩板(Aperture Grille Mask),只不过各自公司的CRT管有自家的技术,最突出的是东芝的超短管采用1/5球面半径的枪屏距,所以东芝的大屏幕CRT电视是那个时代市面上最薄的。

任何厂家的彩电的图像处理技术都是作用于“屏”,而到了平板时代彩电厂家没有自己的“屏”就发挥不出“屏”的技术特点,三星电子给索尼公司提供屏使得索尼再怎么努力折腾也很难超越三星自己屏自己用,所谓的“索尼的显示处理的技术优势”在现在只是一个玄学概念而并没有实质的意义。同样的“火箭炮系列”的东芝电视到了平板时代,也施展不出任何技术优势就走向了平凡。在中韩家电崛起后,没有技术优势的日本厂家以前相对欧美厂家的成本优势也没有了,那没落就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