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博@机坪夜话

关税落地48小时候,民航市场观察观察与展望

500

尽管美国海关还在“技术上”的躲避征税问题,但我国所有加征政策已在10号中午12点落地,加征值也从一开始的34%变成现在的125%,目前个人观察到的变化如下:

1、受直接影响的显然是波音的新飞机交付,几乎立即陷入停滞状态,在政策明确前应该不会有新飞机入关;大部分航司已经暂停了所有美产新航材的下单和采购。

2、新飞机虽然能拖延,但已经在履行的租赁合约是没办反暂停的,主要影响的是通过租赁运营的飞机,这些飞机一般都是保税状态,每个月需根据租金缴纳关税,这意味着每月航司支付的租金成本将原地翻倍还不止,粗略估算了下,这部分飞机大约占干线客机总数的20%左右;航司自行购买的飞机则不受影响。

3、所有机型的维修成本都将出现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波音 空客>=商飞,维修成本=机身LRU件更换
+发动机
+日常耗材和人力,由于发动机的小时成本占大头,选装了普惠、GE发动机的机型将面临成本大幅上升,CFM难说,目前还不清楚它是属于欧产还是美产。对欧产的330和350则有重大利好,罗罗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翻身仗可能是靠关税开始的。

4、航空器材维修市场目前整体处于观望态势,各维修单位基本暂停了需要使用美产零部件器材的维修报价,如特别着急,需支付关税产生的额外成本。

未来影响

1、短期来看,靠着旧飞机的拆解和消耗,民航业受到的成本冲击有限,混乱是不可避免的。

2、如果关税政策没有变化的迹象,市场上将出现非常诡异的价格倒挂现象。海关对于关税的界定有一些难以明确的地带,比如不管飞机选用了谁家的发动机或者设备,都是作为一个整体界定关税和原产国的,因此如果以后航司想给自家的320neo买备发,最经济的方式不是直接买发动机,而是再买一架新的320neo,毕竟购买2台PW1100G加征后的成本绝对比一台崭新的320neo还贵。顺着这个思路,如果空客愿意给340出一个升级套件,使其可以安装四台pw1100或者leap,应该会相当受欢迎。

3、长期来看,关税注定会导致波音飞机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并加速老旧飞机的退租和退役;

4、如果借此机会,能完成国产零部件的替代,特别是完成对霍尼等仗着垄断地位肆无忌惮涨价公司的剔除,也算实现了关税最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