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去了一年多,我买的revolt f1在服役了14个月,1w公里之后转手给了第二任车主,祝买家使用愉快😁

500

总体体验我评价为适合休闲运动健身。但不是一台风里来雨里去,吃苦耐劳的高级生产资料。裸车入手价格5000,14个月后的市场价值在3600,算上七七八八的投入,保养,持有成本120块一个月。考虑到通勤与运动的开销合并,且多次完成高峰期赶时间的重任,这个持有成本可接受,但不够优秀。

500

脚踏也在服役了22个月,两万公里后报废,也是骑滑丝了。而且好巧不巧,那天赶去30km外的某大学办事,出门就坏了,硬是生生骑了70km要了狗命。

接下来先说缺点。

1.由于坐姿比山地车更战斗,轮子也从27.5变成了700c。所以对具体坐高,坐垫位置都要进行调节,如果是小白很可能面临不知道什么是舒服的状态,也不知道怎么和技师沟通。最终体验不好事小,导致运动伤病就不划算了,一张ct没准就是小一年的折损成本。

2.碳纤维坐管,碳纤维前叉,确实减重明显,也比铝的有一定的缓震能力。但是调整需要专业扭力扳手。而且怕碰撞,影响敢拼敢打。碳纤维的材质确实对一些小坑有较好的缓震效果,但面对马路牙子,减速带就离不从心。

3.我发现捷安特的后花鼓寿命在我手里就是7个月。风里来雨里去七个月后花鼓一定锈死,之前的xtc还只是卡住容易掉链子,这台直接被我骑的后花鼓滑丝。把我扔在了离单位30km外的地方,最终害我宁死不打货拉拉,强行把车蹭回了目的地。

500

4.捷安特官方配件挡泥板设计缺陷明显,高强度使用力学设计有问题,挡泥板连接点会被震裂导致挡泥板塌陷磨车轮,差评。

5.把手设计有问题,舒适度欠佳,还是xtc的海绵把套带劲。

结合以上缺点,本车适合那些只天晴骑,车能放家里,可能只心情好周末骑,预算又相对充足的朋友。

对于平把公路车,我觉得确实是通勤趋势,但是当下的产品思路还是不够能打动我。似乎还是对那些地势坡度大,道路又平坦(平坦指道路沥青被重载车压出的肉眼不易察觉的沟壑都要尽量少)

暂时看起来迪卡侬有一台车思路看着不错,但是售价和具体配置太割韭菜,对国内情况的适配也做的不好,不推荐纯当思路分享抛砖引玉,建议国内大厂模仿模仿学习学习。

500

通勤自行车不是越轻越好,需要一定的滑行惯性,对于大部分国人身高,700c得轮子也偏大,拐弯,离地间隙都有点问题,我个人觉得26/27.5轮子更合适。而且避震还是需要的,这个迪卡侬的头管有个类似闪电的头管减震设计也很有巧思。整车重13.8kg也太重了,理论上重量12kg上下最合适。

老的没去我就惦记了新车。最后二选一。

500

xtc slr 

500

xtc800

测算两台车的折损,都在150一个月以内、符合我的需求。但试骑体验居然倒挂,两台车接近翻倍的价差,但贵的似乎车架上梁更长骑着不灵活,可能为了兼顾荒山野岭的石头路下坡吧。

最终一咬牙一跺脚,决定降级回xtc800。。。个人建议4000预算xtc800,三千美利达公爵600。。。一千多,直接汉特2.0。。。

500

自从换上新车,我又找回了在马路牙子上开“suv”的感觉。。。暂时还没出现问题,今年的自行车心得到此结束,明年见!

500

希望明年换车能有更好的选择!

ps:如果没有个一两万公里的骑车经验,不建议大家买二手自行车。毕竟不是每个卖家和我一样提供售后与回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