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商观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美团的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2024年销售额800亿元左右,同比“回撤”。
而至于美团优选的未来发展,当下在广东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有美团服务商试图将美团优选的“货盘”与美团即时零售品牌——闪电仓做“融合”,即美团优选供货闪电仓,为闪电仓+生鲜品类,再通过小时达履约消费者。
《商业观察家》接触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则是,目前,有不少市场人士在思考如何将美团优选与闪电仓做融合——接美团优选的“商”来对接美团的闪电仓。力图把美团优选变成一个面向下沉即时零售市场的to B业务平台。
“美团优选的供应商如果要有出路的话,闪电仓如果流量会涨的话,那么,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
一
社区团购
美团的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2024年来,处于“收缩”与减亏调整状态中,从2024年一开始,美团优选就关闭了10个RDC仓,到一整年的销售额,同比去年,有回撤。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社区团购业务的盈利比较难。
由于是做次日自提模式,它成为了一个强计划性消费场景,这个场景需要消费者提前下单,次日出门定时定点自提(生鲜不耐保存),对购物便利性没有显着提升,软件服务的便利性体验价值(品牌溢价空间)由此也大打折扣,进而,这个消费场景要吸引消费者主要依靠低价商品来引流,发展成为了一个低价消费场景。
加上社区团购主营的生鲜业务本身很难赚钱,那么,做社区团购业务就很辛苦。阿里做的社区团购业务——淘宝买菜,近期也在全国各大城市停运了社区团购业务。
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竞争因素所致,在生鲜的线上货架式低价消费赛道里,目前市场的各大玩家,似乎都很难“跨越”拼多多,拼多多的低成本运营能力支撑了它的低价竞争力。拼多多又是一家起家于生鲜农产品的电商平台,其在生鲜产地端、流通端有很强的存在与平台运营经验。
美团优选过去一段时间的运营则显示,通过“自营”方式来做下沉市场,对于美团来讲,可能还是有点“复杂”,社区团购的“三级仓配”架构(区域中心仓-协同仓-RDC仓),美团做下来的成本很高,而进入到下沉市场,美团的低成本运营能力似乎也显得有些不足。
它的中心仓加工成本很高,协同仓的成本也很高,以至于很多供应商开始要求自己来做社区团购的生鲜加工与“仓配”,因为他们做下来的成本要比美团低很多,由他们包装加工好商品再直接配送到美团的RDC仓。
由此,美团的社区团购业务,过去一段时间来的核心动作,其实就是:1、优化效率——裁员,及大量关闭“自营”仓配。2、思考转型升级,怎么把其在本地生活领域的优势、能力与基础设施发挥出来。
二
闪电仓
现在,对于美团优选的未来发展,有不少美团服务商,及与美团“接近”的人士在思考,如何对美团优选做转型提升。
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是,将美团优选的“货盘”与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闪电仓做结合,即美团优选转型成一家面向下沉即时零售市场的to b供货平台。
“美团优选的供应商如果要有出路的话,闪电仓如果流量会涨的话,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这个如果嫁接过去,那美团优选的to C业务都可以关掉了,同时,美团优选的三级仓配、现有的供应商网络资源、下沉市场的用户流量数据(美团优选几乎是美团现有零售业务线中真正下沉过的业务),以及闪电仓(前置仓)作为城市末端的基础设施功能(闪电仓现在也在打即时零售下沉市场),都可以用到。”
截止2024年末,美团闪电仓大致有3万个左右,其中,2万个左右是垂直类的闪电仓,1万个是综合类的闪电仓(8000-10000万支SKU),而到2025年第一季度,美团闪电仓的日单量,已经突破并稳定在500万单上方了。
闪电仓是通过“松散加盟”(允许加盟商私采,及品牌商自营商品。对加盟商进销存弱管理)方式来做1小时达即时零售业务,非美团自营,没有归属于美团的统一独立品牌,每个闪电仓的“加盟商”通过自有品牌运营,比如乐购达、名创优品等等。因此,闪电仓做的商品品类更宽,从电器到商超到百货等,但绝大部分都为标品,生鲜只有一小部分。
除了“松散加盟”方式,在即时零售赛道,美团还做了“强管控加盟模式”的前置仓加盟便利店业务——松鼠便利。松鼠便利是一个独立品牌,品牌所有权归美团所有。松鼠便利不允许加盟商私采,要从松鼠便利供应链平台进货,主要做快消食百等标品品类,跟闪电仓品类重合度较高,但也没有做生鲜。
松鼠便利自建仓配,系统用的是美团的牵牛花,且几乎100%的流量与销售来自美团平台。加盟商的进销存,则都由松鼠便利强管控。
而除了“加盟”方式外,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还做了直营模式——小象超市。这个业务则主打生鲜,纯直营——前置仓都由美团直营,但也由于做了生鲜,小象超市连锁复制的标准化难度高、运营成本高,当下很难通过自营下沉,主要做高线市场。
所以,在即时零售这个赛道里,美团几乎把线下各种模式的连锁业态,都力图将其线上化来做小时达到家。几乎是线下有什么,美团就把这些东西往线上搬,试图把本地生活的所有业态都“万物到家”。只不过,当下门槛高、难度高的一些实体业态,比如仓储会员店,美团暂时还没有能力将其线上化美团化,只能做一些线上“代购”店。
此篇,《商业观察家》则重点关注的是“松散加盟”的闪电仓业务。
由于是“松散加盟”方式,闪电仓的“拓店”速度非常快。短短数年,闪电仓的“加盟”前置仓就已经超过3万个。
它当下主要还是做快消食百及长尾商品。
它能出现的基础,则可能基于四个层面因素:
1、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即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进而催生了即时零售的需求。
2、工业品下沉。
下沉市场一直是挖掘消费增量的“宝库”,工业品品牌的下沉需要不断地去找新的渠道来带动下沉。从夫妻店到连锁店到快递电商到直播电商,不断有新渠道新业态冒出来做下沉市场。
即时零售则成为了当下下沉市场的一个新渠道。由于即时零售的购物便利性好,能为消费者节省时间,契合了品牌价值——相对于“白牌”商品,品牌商品的一大核心价值就是为消费者节省选购时间,品质的标准化、购物的便利性好。
而闪电仓“松散”的组织模型所带来的更低运营成本,在即时零售领域其实也更契合下沉。
2、夜间订单。
即时零售有订单增量,主要表现在夜间市场,夜间订单已经占到美团即时零售三分之一左右的单量水平了。尤其是晚间10点以后的市场,很多实体店都已经关门打烊了,很多夜间订单以往是没有被满足的,即时零售的出现接住了这块订单。
3、分流快递电商。
美团做闪电仓的一个原因可能就在于,它发现很多消费者会在美团平台上去搜索一些快递电商如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的商品,搜索很多长尾商品,这意味着,消费者对于更快速获得长尾商品、快递电商的商品也有很大的需求。所以,美团就决心做这块业务了。
三
融合
但闪电仓发展到当下也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同质化经营,导致“加盟商”大面积不赚钱;以标品经营为主,没有定价权;缺乏新供给,难以刺激闪电仓的流量数据盘持续壮大;以及流量数据盘不能持续做大,订单密度不够,履约成本就降不下来。
这个时候,就有很多市场人士在想为闪电仓+生鲜品类了。
一些人士想到了美团优选,他们认为两者有融合点,因为美团优选已经培养出了一套TO C的生鲜预包装加工能力。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美团优选是三级仓配,最前端的是RDC仓,这个仓不存货,配送用的。然后在RDC仓前面有一个仓叫协同仓,协同仓一般挨着美团的RDC仓,供应商的货要交到这个协同仓,协同仓由美团来代为保管,系统是用美团的。再然后,协同仓之前,还有一个区域中心仓,就是供应商把原料拿过来,美团可以在这里加工打包,供应商也可以自己送成品过来。”
“但这些年,一些城市,美团的区域中心仓加工成本太高,协同仓的成本也高,比供应商在自己家里面打好包的成本更高。所以,到后面的时候,美团就开始把这些区域中心仓、协同仓等都慢慢撤了。这个时候,这批美团优选的供应商也锻炼出来了生鲜加工能力。他们中有的人就直接把美团原来的仓给租了,等于就是美团把基础建设做了,供应商租,供应商来干这份活,这样把成本降下去的美团,就开始裁员什么的,慢慢把仓、设施、人都裁掉了。但系统还都是用美团的。”
生鲜加工一直来都面临一个产能问题,供应商规模都比较小,要做线上市场,就需要做预包装标准化的能力与规模备货的能力,但这批生鲜供应商的包装加工备货能力都跟不上,平台要搞一个大促销,产能、备货能力都跟不上,支撑不了平台想要的“大进大出”。
所以,社区团购在最开始的时候,在“烧钱阶段”的时候,由于供应商缺乏备货能力,都是平台亲自下场来“自建仓配”做生鲜加工、预包装及生鲜标准化。问题则是,平台做,成本比较高,“生鲜自营”,尤其是下沉市场的生鲜自营对于平台来说,还是比较“复杂”比较“麻烦”。
好处则是,经过了这个“烧钱”阶段,相关的生鲜包装加工能力、供应商的配套能力实际上也拉起来了。那么,这样的能力到当下也就有了“输出”可能。
这就是当下有市场人士想到把这种能力输出到闪电仓、输出到即时零售的原由。
“这是一套TO C的能力,特别是生鲜,美团优选的供应商网络特别适合TO C闪电仓。美团的其他生鲜供货业务,比如美团快驴,做的则是面向餐饮的TO B配送能力,就是一大包一大包、整箱整箱的蛋、肉配送,并不适合TO C业务。供应餐饮的商品从包规、质量,两方面也都不如美团优选,美团优选是TO C的规格,并且打好包的,适合闪电仓。”
“美团做的自营生鲜业务——小象超市,它的货盘则需要订单密度高,消费力强的地方才能活,即便是在高线市场,小象超市也不是所有仓都能盈利,因此,如果是要切下沉市场(下沉市场分散),一定不是通过自营来做,因此,如果闪电仓要+生鲜品类,让小象超市来对接的话,也搞不定。没有美团优选好。”
“这个事情,美团优选如果变一下,其实有可能做成一个类似于美团快驴供货餐饮,美团优选供货闪电仓的TO B平台,也许能把美团优选,及闪电仓都盘活了。具体到生鲜品类,虽然蛋菜肯定不赚钱,但果肉禽还是可以赚到钱的。即时零售也能把价格卖上去。”
这样的设想,目前已经开始有人谋划落地了——接美团优选的“商”来对接美团的闪电仓。但这样的设想也存有挑战。
一方面是,美团优选是做次日自提消费场景的to C货盘,复用到即时零售消费场景,消费者能不能接受,客诉率会不会很高,以及还可能存在仓配基础设施的调整与追加投资等问题,比如闪电仓的温控设施能不能满足生鲜经营,物流效率如何保障,以及要做多大投资,如果投资成本很高,那可能也打不平,以及竞争不过其他业态。
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组织的协同挑战,美团优选与闪电仓在美团内部是归口两个独立的大事业群,一个归口在新业务事业板块,一个归口在核心本地商业。
大型电商平台的内部各业务线往往都“赛马”竞争,内部竞争很多时候比外部竞争还惨烈。因为对外竞争输了还有可能“活”,内部各业务线的相互竞争,如果输了则可能就要被“优化”了。
点击【商业观察家】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