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大水风”推荐,来自《清北毕业生抢走师范生饭碗背后深思:名校高学历老师,不如小班化》评论区,标题为大水风添加】

在九十年代,初中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就读师范院校。这不仅因为师范教育免学费,更因为毕业后能获得稳定的工作分配和编制保障。

如果有人愿意放弃清华北大而选择师范学院,那或许才是教育改革最理想的方向。如今985、211等名校犹如一座座灯塔,深深烙印在家长和学生的心中。声称自己或孩子不想进入这些学府,难免显得有些虚伪;而即便进入了这些名校,愿意放弃名利追求的人去选择教书则更是凤毛麟角。

最小规模的教育形式莫过于家教,这是富裕家庭才能负担得起的奢侈选择,而且家长们在选择家教时,会优先考虑哪些因素呢?那自然是名校的优先了。

设立小班教学或许能促进就业,但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家长的诉求和焦虑。

当前的教育理念倡导是不卷,但现实可能是普通家庭因为卷不起而干脆躺平,而富裕家庭则更加激烈地争夺教育资源,各种卷,从昔日的学区房到如今的清北名师资源、名校入学机会,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卷,全球范围内都是常态;差异是早卷,晚卷的问题;有些家庭卷孩子教育,而有些家庭只能让孩子自己在社会上卷,而卷不动的,那只能动嘴怼天怼地怼空气了。

躺平首先得有躺平的底气,就好比淡薄名利,没有名利,你只能淡薄空气,然后聊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