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我参加了一学期的护学岗家长志愿者活动,执勤时挺开心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风闻上一年吵一次的老话题,反对的基本都是没有经历过的看客,以及极少的家长。极少数家长的声音无限放大,变成一个舆论点。从孩子小学到现在高中,一直都参加了学校门口早高峰家长志愿者活动,我再次就这个话题说说我的体验,或者说上海这边孩子学校的体验。

小学的时候,小学对面是个中学,每天早高峰这条路几乎堵死,家长路边停车,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然后再开车走,每天乱糟糟的,别说其他社会车辆,就是送孩子的家长车辆也是乱停,想好好停也没地方,附近居民的生活也受到影响。后来学校组织了家长志愿者,每天三四个家长,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排,路两侧各俩志愿者,家长车停下,志愿者开车门,帮孩子下车,家长马上开车离开,由志愿者把孩子送到马路对面。原来一辆车至少要停5分钟以上,现在几秒钟就走了,路况大大改善。孩子学校人少,一个班级覆盖两周左右,10个工作日,每个家长一年轮到一次。时间不方便自己可以在家长群里调换时间,如果那天早上公司有事,想提前走,和其他家长打个招呼就好,不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到了初高中,学生人数稍微多了点,一年也轮不到一次,可能三年轮到两次的感觉,上一次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如果像网上那样一些学校每个年级十几个班,估计两三年才能轮到一次吧。

每天早高峰,都有交警在现场指挥,家长只是配合交警同志。原则上规定是7:10-7:50,早走会儿也不是事儿,而且可以让其他亲戚代替。这么多年来,家长更多地是赞同这种做法,而不是反对,因为你只要每年付出不到1小时,就可以享受每天送孩子上学的便利,和把孩子交给其他家长志愿者的安心。

反对的人有几种情况,要么送孩子用的是电瓶车,都是直接挤到门口,并不会享受到我上面所说的便利,觉得亏,没必要。要么是双职工,不想上班迟到,不想请假,哪怕一年甚至两三年一次不到一小时也不愿意,认为是学校为难打工人。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这应该是学校的事,不应该让家长参与。我个人比较理解双职工家庭打工人的难处,这种情况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劳也可以,如果身边没有亲戚,自己又不想请假,要么早走一会儿也行,否则确实就会成为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