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钱塘潮”推荐,来自《中国的牛奶文明,是如何落后的》评论区,标题为钱塘潮添加】

你当奴家是厦大的啊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游牧民族,才不得不喝奶吃奶酪,中原王朝是吃谷物和肉类的。

中国这才衰败了一百多年,就把边缘野蛮民族的奶制品,拔高到高于中原王朝食谱的高度上了吗?

汉民族还是真不能衰败啊,要不是,连定义权都被人夺走

三国时期邯郸淳所着《笑林》中有一则故事:吴人至京师,为设食者有酪苏,未知是何物也,强而食之,归吐遂至困顿。谓其子曰:与伧人同死,亦无所恨;然汝故宜慎之。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鼓耳!

https://user.guancha.cn/main/preview?id=1136099

中国自古南北风物不同,食性差异也大。而华夏民族主要来自西北地区,这从周人对马的细致分类可见一斑。所以,古代中国人对于奶制品其实并不陌生,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而文献中记载中国人奶制品摄入减少其实是在宋明之后,基本和国人主要肉食从产奶的牛羊转变为不产奶的猪肉时间相一致。而归根到底是人口变化与经济文化主流地域的变迁有关。

就像凯恩斯在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中所说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常常是由像人口增长或者其他根本性经济因素的长期变动所引起的,但是由于这些变动具有渐进性,所以容易被同时代的人所忽视,而被归罪于统治者的愚蠢或者无神论者的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