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工业感到绝望,特朗普无奈将动摇相关政令?美国已露败相!

中美关税战硝烟弥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针对中国船队的“停靠费”政策还没落地,就在全球航运界炸开了锅。特朗普政府这个原本想打压中国制造业的狠招,眼下却在自家门口碰了一鼻子灰,把美国航运业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据环球网消息,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算过细账:要是真对中国船队收350万美元一次的停靠费,全球98%的船队都得跟着遭殃。世界航运理事会的警告更直接,称每条集装箱航线成本得涨15-20%,最后全得算到美国进口商的头上。

更让白宫头疼的是,中国造船业实在太过强势:2024年交付量1289艘,手握全球63.1%的订单,这体量相当于欧美日韩造船厂加起来再翻一倍还多。

对此,马士基航运的CEO发出直白警告:这政策真要实施,跟让全球航运公司集体自杀没两样。现实也确实如此,全球前20大航运公司里,17家的主力船队都是中国船厂造的。美国要是硬推这政策,自家港口怕是真要上演无船停靠的荒诞剧。

这场闹剧背后,是美国对中国工业实力的深度误判。中国船舶工业2024年产值4862亿人民币,是美国的8.7倍。

更关键的是,中国拥有联合国列出的全部41个工业大类,而美国已经放弃了39%的制造业子类。这种系统性差距,让特朗普政府的所谓“精准打击”,就像是小孩过家家。

以集装箱为例,中国中集集团垄断了全球92%的市场,美国港口用的集装箱98%都是中国制造。要是强行切断供应链,单个集装箱价格能从2500美元飙到8000美元,最后全得美国进口商买单。

特朗普团队显然没算清这笔账。过去五年,美国对华关税中73%的成本都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头上。2018年钢铝关税让美国制造业多掏了46亿美元,2022年光伏组件关税让太阳能安装成本涨了62%。现在又要对船队动手,结果可想而知。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家产业早就没法跟中国硬刚。中国船舶出口协会的数据显示,全球72%的LNG船运力是中国建造的,美国接收的液化天然气里68%是中国船队运的。要是真收停靠费,美国能源进口成本得涨35%,化工、电力这些支柱产业全得跟着遭殃。

所以现在特朗普政府就落入到了这样一个尴尬境地,“停靠费”政策还没落地,就计划制定新的收费结构。说白了,美国既想当全球贸易老大,又想人为割裂与中国产业的联系,结果只能是左右互搏。

当特朗普政府在“停靠费”政策上踉跄后退时,中方早就明确表态:我们欢迎公平竞争,但反对破坏规则的恶意打压。这句话背后,是中国工业体系给的底气——作为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根本不怕这种政策折腾。市场规律终究会证明,产业实力不是靠政令就能够打压的。      

       中华网军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