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为什么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不要拿个人有限的生活经验硬扛。2010年左右对所有能查到的、建国后各省份及国家审定的大米品种的各类农艺性状数据进行过分析。就米质而言,不存在绝对的地理关联。之所以在改开后,人们生活中形成米质北好南差的偏见,主要是市场经济决定的。说白了,为了就近供应改开前沿阵地,那段时间最重要的就是用最少的地产出最多的米,根本不在意米质。对,就是湖南杂交稻的崛起。但产量和品质是很难兼得的,所以随着初代高产杂交稻的推广,市场上大部分南方米的米质在改开后急速下降,很多高品质品种根本就不种了。随着近十几年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质米的需求增加,南方高品质米的生产在各地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同时因为育种水平的提高,很多高产杂交品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产量和品质。但历史原因和经济规律叠加,同时南方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高品质种质资源,所以注定短时间内不会有哪一个南方品种能占领太多的市场份额,多是本地消费,受众面小,所以北方不会太有感。很多南方不太产米的地方也不会太有感。但至少在湖南,比常规北方粳稻好吃的品种是真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