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26年,长安城东北的皇城区内,掖庭宫和太极宫内树木蓊蓊郁郁,东南西北四海(水池名)碧波轻粼,一群宫娥嫔妃在宫中群聚嬉戏,突然远处一位少年手搭竹皮弓,一枝纸箭伴随着着清幽的麝香味破空而出,射中了其中的一位嫔妃,嫔妃们推搡着笑作一团,那位中了“风流箭”的女子瞬间笑靥如花、脸颊红晕轻染。远处的风流少年唐敬宗李湛欢笑着,一脸坏笑地走过来……

500

这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古今谭概·痴绝部》中记载的故事。文学家们可不是农民,他们对皇帝的想象不是皇帝拿着金锄头去种地,而是极力复现皇帝们真会玩的场景,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段文字:

宝历中,帝造纸箭、竹皮弓,纸间密贮龙麝香末。每宫嫔群聚,帝射之。中,有浓香触体,了无楚害,宫中名“风流箭”。为之语曰:“风流箭,中的人人愿!”

500

此图片源自网络,翻拍自《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

唐代气温正处在历史上的高点,所以万物勃发也算正常。除了人们很疯狂,唐代的动物们也喜欢凑热闹,皇宫中狐狸成灾,一到晚上就有很多狐狸呼朋引伴。李湛作为聪明的有为少年,近代中国近代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这样评价他:

“唐敬宗在位二年,未尝行一虐政,且于裴度、李绛、韦处厚诸臣,亦知其忠直可用,非直淫昏无道者比……” 

聪明人就喜欢开发游戏,李湛不仅开发出了蹴鞠和“风流箭”,很快就开发了新游戏——猎狐。开发的游戏多,需要的玩伴也就多,拍马屁的地方各道州势力,长安禁军争相给李湛推荐强壮的力士。李湛还觉得玩得不过瘾,还让内圆令拿出数以万计的缗钱,替他招募会玩的力士。

作为手握生杀大权的聪明人,必然具有无与伦比的“智商”优势,所以李湛性格褊急,喜欢吹毛求疵,特别讨厌身边的玩伴们违逆他。力士玩伴们以为和李湛关系融洽,结果稍有不逊就被配流荒远边地,费尽心机积攒的家产也被李湛下令籍没。一般官员和太监们就更惨了,只要惹李湛不高兴就得挨打。

李湛当上皇帝后,从“玩人”到“猎狐”,在宫城内外越玩越嗨,他身边除了挨打的忠诚倒霉蛋,也有深通人性规律“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的政治高手。

李湛的性格其实像父亲唐穆宗李恒。李恒也喜好疯狂的游乐,特别喜欢打马球,因为这个爱好导致他的宦官内侍队伍中,混进了一个马球、搏击高手——刘克明。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十一月,李恒与宦官内臣等打马球时,有一位内臣突然坠马,把唐穆宗同志吓中风了。卧病在床的李恒立李湛为太子,并‌让15岁的太子监国。于是和《水浒传》中的高俅一样,唐代“高球”刘克明正式成为太子近侍‌。

网上一些戏说文写刘克明没有净身,这个假太监在后宫勾引宫女,还与董淑妃、王昭容勾搭成奸,经常给予李湛身边的寂寞少妇们“正能量”,我翻遍《新唐书》等史料,也没有能找出任何记载。

长庆四年(824年)李恒去世之后,16岁的李湛继位后,开始进一步放飞自我,三月份左拾遗刘栖楚曾头叩龙墀,血流不止苦谏这位小皇帝,但是没有什么作用。据《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九记载:

上游戏无度,狎暱群小,善击球,好手抟,禁军及诸道争献力士,又以钱万缗付内园令召募力士,昼夜不离侧。又好深夜自捕狐狸。性复褊急,力士或恃恩不逊,辄配流、籍没。宦官小过,动遭捶挞,皆怨且惧。

500

少年熊孩子当皇帝,“游幸无常,昵比群小,视朝月不再三”,把玩乐游幸当正事,身边近侍24小时加班,深夜还要陪着小皇帝去捕狐狸。把上朝处理政务当负担,闹得大臣罕得进见,于是内外“狐狸”们的连环套逐渐形成。

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十月,这大冬天越来越冷,李湛准备去骊山泡泡温泉,结果左仆射李绛、谏议大夫张仲方等一帮人多次反对,拾遗张权舆还跪在紫宸殿下,边叩头边吓唬李湛:

“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宫骊山而禄山乱;先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

李湛偏偏不信邪的逆反心理高涨反驳道:“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十一月庚寅日,泡完温泉回到长安还对左右讥讽劝谏的大臣:“彼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

只可惜一语成谶。一年零两个月后,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初八(公元827年1月9日),李湛在成为皇帝两年后被弑杀,殁年仅18岁:

十二月,辛丑,上夜猎还宫,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从宽、阎惟直等二十八人饮酒。上酒酣,入室更衣,殿上烛忽灭,苏佐明等弑上于室内。

四条腿的狐狸好打,两条腿的“狐狸”结党之后,可就很不好打。李湛被杀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所谓的击球将军苏佐明们,这些人为什么都听刘克明的?

在一个权力集中于一人的政体里,刘克明和他的小团体,其实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在杀掉李湛后,刘克明等矫称皇上下旨,命翰林学士路隋起草遗制,由绛王李悟暂且代管军国事。第二天壬寅日(公元827年1月10日),贼党们宣布伪造的李湛遗制,并让绛王李悟见宰相百官于紫宸殿外庑。

刘克明等人最为失算的,是没有算到掌握军权的一帮狐狸精更厉害,结果是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中尉魏从简、梁守谦等人,联合兵部侍郎韦处厚等大臣,派遣卫兵迎江王李涵入宫,发左、右神策、飞龙兵进讨叛党,刘克明等28人率领的贼党尽数被斩。刘克明则被逼跳了井,但还是被捞出来斩首,帝位还没坐热的绛王李悟也被乱军所杀。

十二月癸卯日(公元827年1月11日),一代名相裴度被任命为冢宰。乙巳日(1月13日)唐文宗在紫宸殿接见百官朝拜,改名叫做李昂。

唐文宗后来为了削除宦官的兵权,结果所用的李训私心自用,终于酿成了“甘露之变”,被宦官仇士良派中央禁军把朝堂杀成了尸山血海。

唐代的政权交接,一直充斥着杀戮;宋代的政权交接则要平稳一些,只是其代价是国家饱受冗官、冗军、冗费困扰;明代则和唐代有些类似,皇帝经常死得莫名其妙,还闹出了嘉靖服药修仙,专门设置近侍三、四人,饲养御前有名分之猫,多年不上朝等离奇事……

500

《三国演义》开头曾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历史的循环论,其实就在于政治人物公推公选和政权平稳交接不好解决。

森林里的狐狸好打,人世间的狐狸生生不息,难打!破解历史循环论这个难题,才是针对制度和文化进行改良的永恒试题!